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兴趣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兴趣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兴趣语文教学

  河北省黄骅市羊二庄镇杨庄中心校 周丽萍

  【摘要】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标要求教师在遵循学生学识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本文从用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学生熟知的语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四个方面就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兴趣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发兴趣;情感教学

  新时期的小学生都有一定的个性和学识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按照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尊重、包容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学识基础为“出发点”,依据教材内容来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目的是用师生的情感交流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情,进而带动学生的主动性的探究学习。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兴趣语文教学探究谈以下观点。供参考。

  一、用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分诗,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所以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过程中实施。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一切细微的事情。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恰到好处的音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的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教学《荷花》一课时,笔者就通过肢体语言来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在一泓清澈的池水中,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白色的荷花娉娉婷婷地从中间冒出来,宛如一个个姿态各异的美丽仙子在翩翩起舞。这样做学生既获得了整体的形象感知,又获得了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荷花池,变成一个个美丽的花仙子。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对美好的事物也有着最强烈的心灵感应,他们发现并喜欢上美丽的荷花。(www.fwsir.com) “言为心声”,同样也就会对描写这美景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这些优美的语句也因此而变得亲切可爱起来。此时,有感情地朗读正是他们情感心声的需求,学生感悟、体验就能读出感情,读出赞美,这就是“动之以情”在教学中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学生熟知的语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课文的一些片段用学生熟知的语言来绘声绘色地描述,使作品中的形象更具“感性”,学生就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就能引起共鸣。在教学中,我们力求使个人的感受转化为学生的感受。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笔者借助幻灯进行描述,激发学生对烈士的崇敬,对敌人的仇恨之情。“一团烈火把邱少云整个包住了。在这危急的时刻,他只要从火力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但是这样,我们就会被山头的敌人发现。在这生与死的关头,邱少云毅然决定用自己年轻的血肉之躯来换取整个班、 整个潜伏部队和这场战斗的胜利。他咬紧牙关,攥紧双手,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他命令自己坚持住,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的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教师通过描述,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就更容易读懂课文,并受到思想教育。

  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讲学生不了解的内容以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展示出来,创设出具体的场景刺激学生感官,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引起兴趣和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身临其境,达到最好的学习效应呢。在教学《小小的船》第一课时,笔者前后三次运用了图:第一次:上课开始,老师以蓝色的画纸作蓝天,先后出示圆月与新月。教师描述:老师很想知道哪些小朋友喜欢看月亮?你们看见吗,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出事圆月)这是什么样的月亮?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出示新月,贴在蓝天上),教师描述导入。第二次:(师)课文中的小朋友看着弯弯的月儿为什么觉得像小船,而不说像香蕉,像镰刀呢?他想做什么?那么你们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第三次:(指图)你看着这弯弯的月儿,你觉得它多像一只小船呀!现在你们听着琴声,身体也可以随着音乐轻轻地摇摆,慢慢地你可以眯上眼睛,这么看着,想着,你是不是好像也飞上蓝天,坐在月亮上了。三次运用图画,第一次主要导入课文,第二次着重激情,第三次着重激发联想。在指导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启发性的描述,激发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文的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的学习。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就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导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激情,才能叩击心灵。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会激活学生思维,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进作者。

  总之,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标要求,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努力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融为一体,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学中求乐。